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39号),并公开发布了《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值得关注的是,《方案》中指出:
将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国务院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大力清理简并种类过多、划分过细的资质资格许可事项。具体措施为:
一、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推动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分批调整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19年底前建立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推动实现由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政府不再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确需实施准入管理的,依照法定程序调整为准入类职业资格。2020年底前将国家职业资格数量再压减一半以上。
根据人社部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19版),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共58项,其中准入类包括房地产估价师、法律职业资格、注册建筑师、注册会计师等共35项。水平评价类包括资产评估师、房地产经纪人、土地登记代理人、税务师等共23项。
二、由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应急部等国务院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大幅压减企业资质资格认定事项,力争2020年底前将工程建设、测绘等领域企业资质类别、等级压减三分之一以上,凡是能由市场机制调节的一律取消,对保留的事项要精简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探索对部分资质资格实行告知承诺管理。
将由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清单之外不得另设门槛和隐性限制。具体措施为:
一、由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负责,2019年9月底前修订形成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缩减清单事项,以服务业为重点试点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推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建立全国统一的清单代码体系,严禁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发布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
二、由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各地区、各部门负责,2019年修订《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完成存量文件专项清理,修改、废止一批不利于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加快研究制定实施竞争政策的指导意见。
三、发展改革委等国务院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2019年9月底前部署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全面清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中对民营、外资企业投标设置不合理限制和壁垒的规定,纠正并查处一批不合理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政府采购活动的指导和监管,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统一市场与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
此外《方案》还指出,将由银保监会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在2019年底前开展降低融资收费专项清理行动,规范中小企业融资时强制要求办理的担保、保险、评估、公证等事项,减少融资过程中的附加费用。